鄭海嘯
  小津安二郎說,“電影是以餘味定輸贏的”。仔細想想,似乎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是“以餘味定輸贏的”。無論是戲劇、繪畫還是文學,如果讓觀賞者覺得沒有回味的餘地,無疑就是失敗的。再仔細想想,似乎連人生也是“以餘味定輸贏的”。安納托·卜若雅《病人狂想曲》中有一句話:“死之將至,所餘唯風格而已。”人活一輩子,如果沒有留下一些值得後人回味的東西,毫無風格,無疑也是失敗的。
  餘味,大概是藝術領域比較高級的技巧,或者說是境界。尤其是在如今這個聲嘶力竭的世界,瞭解“餘味”奧秘的藝術家幾乎沒有了。同樣,懂得給自己的人生多留一些餘味的人也稀缺而可貴。近段時期,低保“亂象”的問題引起國務院、地方一些政府的重視。前不久,在國務院會議上,李克強總理“怒斥”一個副部級幹部父親“吃低保”的問題,嚴厲地說:“這用得著嗎?難道一個副部級幹部沒錢供養自己的老子?說白了這就是送人情嘛,這堅決不行!”這個副部級幹部,大概信奉的是“贏者通吃”哲學,恨不得把世間的好處統統撈盡才算過癮呢。他才不管什麼餘味不餘味的。
  也有人懂的。微信里有這樣一道“心靈雞湯”。一對夫婦在海上為一老闆養魚,講好了老闆每月開給這對夫婦五千元的工資。轉眼兩年過了,老闆養的這批魚共賣出了四十萬元的高價。老闆高興之餘,拿出了一萬元獎勵這對夫婦。老闆的妻子感到難以理喻。老闆微笑著講了這麼一個故事:在一個小山村裡,每到冬天,村民們都會把樹上的柿子摘下來,一個不留。有一年冬天,天特別冷,下了很大的雪,幾百隻找不到食物的喜鵲一夜之間都被凍死了。第二年春天,柿子樹重新吐綠發芽,開花結果了。但就在這時,一種不知名的毛蟲突然泛濫成災。柿子剛剛長到指甲大小,就都被毛蟲吃光了。那年秋天,這些果園沒有收穫到一個柿子。直到這時,人們才想起了那些喜鵲,如果有喜鵲在,就不會發生蟲災了。從那以後,每年秋天收穫柿子時,人們都會留下一些柿子,作為喜鵲過冬的食物。留在樹上的柿子吸引了很多喜鵲到這裡度過冬天,喜鵲仿佛也會感恩,春天也不飛走,整天忙著捕捉果樹上的蟲子,從而保證了這一年柿子的豐收。“留下點柿子喂喜鵲,你說傻不傻?”妻子聽了,恍然大悟。
  這個老闆也許摸到了一點“餘味”的門道,比那個副部級幹部強。  (原標題:餘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g12egcn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